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微)
發布時間:2021-10-2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梁海偉教授與我校林岳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水江瀾教授等合作,發展了一種高溫“硫固體膠”的合成方法,成功研發出一系列高性能鉑基氫燃料電池催化劑,這一催化劑“家族”對于降低氫燃料電池成本,推動其大規模產業化具有重要意義。該成果10月22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雜志上。
梁海偉教授與團隊成員測試燃料電池膜電極
氫燃料電池的當前困境
氫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清潔、無碳的發電裝置,其工作原理是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分別在電池的陽極和陰極發生氫氧化和氧還原兩個電化學反應,從而高效地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然而,氫燃料電池陰極需要使用大量鉑基催化劑來催化氧還原反應。鉑是一種貴金屬,這就使得氫燃料電池的造價非常昂貴。發展高活性催化劑、減少鉑使用量,是氫燃料電池大規模商業化的關鍵所在。
燃料電池內部
“高溫固體膠”合成技術
梁海偉教授聯合團隊通過高溫“硫固體膠”的合成方法,利用硫原子與鉑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如固體膠般將鉑基合金納米顆粒在高溫下“粘”在碳載體上,有效防止了納米顆粒在高溫下尺寸變大,成功制備了46種鉑基合金(金屬間化合物)燃料電池催化劑。
基于構建的龐大催化劑“家族”,他們研究發現鉑基合金催化活性與其表面應力存在強關聯性:在很寬的壓縮應變范圍內,其氧還原活性隨著壓縮應變的增加呈現單調上升趨勢。該現象不同于經典理論預測的火山關系趨勢。基于該發現,他們預測若能通過減小鉑合金催化劑的晶格參數增大壓縮應變,有望將催化性能進一步推向峰值。
研究人員從合成的46種催化劑“家族”中篩選出數種高活性催化劑,使得氫燃料電池性能達到了目前世界先進水平。和商業鉑碳催化劑相比,他們所合成的鉑鎳合金催化劑的活性高5倍以上,但鉑的使用量只有商業鉑碳催化劑的十分之一時,他們所合成的鉑鈷合金催化劑表現出與商業鉑碳催化劑相當的燃料電池性能。
梁海偉教授團隊成員在燒制催化劑樣品
在梁海偉教授團隊的實驗室中,出現了科晶的管式爐:
上圖中的設備型號:OTF-1200X-S
部分參數:·最高溫度: 1200℃(≤30min) 工作溫度: 1100℃ ·推薦升溫速率:≤10℃/min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更多加熱爐設備:
(點擊圖片查看所有的加熱爐設備)
如果您想了解設備,請于我公司銷售部聯系
歡迎您來到科晶開放實驗室參觀與親自試用
特別說明:
1. 客戶案例照片選自于公開的媒體內容,如果有任何不妥的地方,請直接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為您處理。電話13856008823
2. 歡迎您提供包含有我設備的媒體線索,請與我們聯系(手機13856008823微信同步 固話0551-65591676),我們將會有精美的禮品奉上。